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共識。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積極鼓勵全球進行減碳協作,以達成巴黎協定目標;歐盟推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法案,要求碳密集型產品的供應商,須購買相應CBAM憑證,產品才能進入歐盟市場;台灣推動「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上路,致力達成2050 年淨零轉型願景。
瑞儀光電作為全球背光模組的領先企業,透過導入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架構每年定期評估氣候變遷風險,並擬定環境管理政策、節能減碳策略,以期減緩溫室氣體效應,提高內外部利害關係人對於瑞儀光電環境管理政策與環境影響的認識。此外,考量企業正值營運擴張、高速成長期,瑞儀光電於制定氣候變遷因應策略時,呼應巴黎氣候協定,並參考SBTi線性減碳的路徑,積極研擬「2030瑞儀光電永續發展減碳目標」,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範疇一和範疇二)絕對減量25%。
生物多樣性/TNFD
邁向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企業未來運營的首要任務,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育是維護自然生態、保護地球環境並維持經濟繁榮的重要根本。瑞儀光電全球各生產據點與辦公室,均未設置於環境保護區或生物棲息地內,各類場域中無珍稀動植物與自然林地和全國保育名冊瀕臨絕種的物種。為實踐承諾及呼應自然生物多樣性倡議,瑞儀光電於2024年首度採用TNFD (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最終版本框架進行分析,逐步評估和揭露瑞儀光電整體價值鏈與自然相關的風險、衝擊和依賴性。深入了解營運過程對於生物多樣性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並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緩解。
【瑞儀光電生物多樣性暨零毀林承諾】
森林是地球上主要的碳匯(carbon sink)來源之一,也為動植物提供自然安全的棲息地。瑞儀光電進一步承諾透過產品、服務及各類活動持續推動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守護,並從企業內部做起,管制各營運據點進行任何濫伐森林的行為,持續規劃以迴避(avoidance)、衝擊減輕 (minimalization)、替代復育 (restoration) 與異地補償 (Biodiversity offsets) 為步驟,導入自然為本解方 (Nature Based Solutions, NBS)、邁向無淨損失 (No Net Loss)、淨正向影響 (Net Positive Impact)的全球共同目標。此外,瑞儀光電訂定零毀林政策並建立集團層級之監測系統,終止所有價值鏈上可能發生的毀林行為、恢復退化森林及大幅增加全球造林和再造林面積,履行無毀林承諾,所制訂的長期目標連結SDG13氣候行動及SDG15陸域生態。
【導入TNFD-LEAP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
為實踐並呼應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倡議,瑞儀光電於2024年導入LEAP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應用「世界自然基金會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工具(WWF Biodiversity Risk Filter)」與「ENCORE資料庫」工具,納入瑞儀光電整體價值鏈評估自然依賴度與衝擊度風險評估,針對中度以上風險採取AR3T行動方針,進行「避免」與「減少」等措施降低生態衝擊。
評估結果顯示,瑞儀光電於營運過程中依賴「自然調節與調適服務、水資源與土壤」,對自然的衝擊主要則來自「溫室氣體排放、廢棄物與空氣、水、土汙染物」,針對鑑別出之衝擊,瑞儀光電持續以符合或超越環保法令與國際公約要求為核心,降低營運汙染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與風險。後續再基於依賴與衝擊辨識出11大風險與6大機會,依成本性、公正性、可行性、迫切性等原則,擬定水資源管理、廢棄物管理、汙染物管理與生物多樣性教育推廣等四面向作為因應的策略,達成瑞儀光電政策目標。
【透過教育 為海洋環境點亮守護行動】
瑞儀光電攜手與瑞儀教育基金會合作,推動「Sea you Again愛海無限行動計劃」推廣海洋環境教育守護行動,以「教育扎根」為核心,辦理海洋繪本工作坊,包含設計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教師知能研習並因應對應主題調整課程型式;也期透過海洋行動教案評選鼓勵教師於課程中融入愛海行動,將環境教育的DNA植入學齡兒童的日常生活中。
此外,瑞儀光電首度出版海洋繪本《來玩來玩》,選材聚焦南部海洋在地特色,以主題型式出版,分別訴說「潟湖、漁港、洋流」的故事,以繪本作為載體,持續道出海洋永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