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永續故事 - 焦點新聞
- 從背光到點亮永續之光——瑞儀教育基金會在參與中建構未來 【藝企網】
夜幕低垂,台灣傳統皮影戲的藝師雙手握著簽桿,操控戲偶的肢體,隨劇情發展,活靈活現長出靈魂。隔著白色薄幕,台下觀眾看得入迷,但在影窗的另一端,藝師則不得不忍受幕後燈光源所帶來的高溫。一場戲下來,各個揮汗如雨,加上各式沉重的器材,總是讓巡演增添許多限制與不便。
近年來,在一家企業積極的行動下,此情境慢慢開始有了轉變,為了深入瞭解始末,我們特地前往高雄一探究竟。從左營高鐵站驅車前往前鎮科技產業園區的路途,馬路越走越寬敞,兩旁店家逐漸消失在視野之外,取而代之的是巨型廠房和堆疊如山的貨櫃,遙遠的背景是海港,地景壯闊,終於我們看見尋找的目的地——瑞儀光電。
在高雄,瑞儀光電屬於大型的民間企業,以背光模組的核心技術聞名,更是知名美系大廠蘋果的重要供應商。2015年,董事長王本然有感於企業在20周年等同於成年之際,應肩負起更多對在地的社會責任,進而於隔年(2016)成立財團法人瑞儀教育基金會,投入更多資源且更有系統地落實社會公益事務, 以「人才培育、社區關懷、環境教育、文化藝術」為主軸,將文化教育轉化為光,照亮科技園區的港灣,關懷企業所在的高雄,以及資源相對缺乏的屏東、台東和澎湖地區。
相較於多數基金會獨立於母企業的運作模式,瑞儀教育基金會與母企業之間的關係是緊密的,瑞儀光電行政中心資深副總暨基金會執行長張紋祥受訪時這麼說:「基金會與企業呼吸著同樣的空氣,以相同的思維運作。」基金會隸屬於企業的總務環安處,工作地點就在廠區內,營運方面,主要的核心成員由其下的永續部同仁兼任,針對不同的計畫屬性再整合專業人才加入,跨部門組成專案小組。
然而,與多數基金會相同的是,瑞儀教育基金會必須面對「需要幫助的對象很多,但資金有限」的現實挑戰。在這樣的條件之下,瑞儀教育基金會是如何有效的運用資源,最大程度的發揮價值,進而對社會產生影響力?
點亮台灣皮影戲的光
瑞儀教育基金會推動的重要計畫之一是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高史博)、高雄市皮影戲館(以下簡稱皮影戲館)於2019年起共同合作的「光影同行——皮影戲教育推廣五年計畫」。
張紋祥初次聽到同仁提案皮影戲計畫時,曾相當困惑的問「皮影戲舞台小、觀眾應該也很少,我們為什麼要投入支持呢?」但後來得知,原來傳統皮影戲是台灣的無形文化資產,全台僅存的三個傳統皮影戲劇團恰好都在高雄,然而劇團裡大部分的藝師並非以此營生,資源與傳承正面臨困境,各方面都指向基金會理想中支持的範疇。但因短期計畫不足以看見成果,於是張紋祥便與團隊設定以五年為期的計畫,希望在軟體上產出一部有在地元素、可長期傳續演出的生活化劇本;在硬體上則協助改善現有的演出設備,讓藝師在演出時有更良善和便利的環境。
爾後,基金會與合作夥伴——高史博及皮影戲館形成計畫共識,便踏實的朝設定目標逐步前進,首先張紋祥從研發團隊調派人力成立專案小組,運用本業核心技術改良皮影戲的光源設備,研發工程師在進入表演場域進行田野調查及與老藝師們意見交流後,將燈具改為LED冷光源來提升操作的安全性,也運用瑞儀最擅長的面光源技術,達到見影不見桿的演出效果,最重要的是將燈具機構模組化,使其可彈性地適用在各式舞台。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改良的新式燈具也引起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西北區華文學校聯誼會關注,他們主動接洽瑞儀教育基金會表示希望能夠購置,以利進行海外皮影戲的推廣。對瑞儀而言,這是意料之外的反饋,沒想到透過支持傳統皮影戲的行動,能夠間接促成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連結。
歷時五年的合作計畫,象徵著企業給予合作夥伴的支持與承諾,讓創作團隊能在充裕的時間醞釀創作。除經費的挹注外,此行動也鼓舞了公部門,使其長年推動傳統技藝的努力被看見與肯定。企業與公部門以各自的特質與專長,設定共同目標與願景,建立創意合作模式,為台灣皮影戲的傳承與創新往前推進一步。
與孩子共讀海洋
然而,並非基金會所有的計畫在一開始就能如預期的像「光影同行」找到著力點,特別是在環境教育這方面,基金會是在嘗試中慢慢摸索,找到最合適的方向。
身處工業之都高雄,加上瑞儀的廠區就位在海港旁,基金會很自然的關注海洋的議題。初期透過支持專業的環境公益組織,企圖改善海洋的環境,但是在基金會逐年檢視後,深覺觀念的培養與建立才是長久之計。因此,基金會逐步整合資源投注在「Sea You Again愛海無限行動計畫」。
為了順利將海洋永續的精神帶到教學現場、擴充幼兒園的教學資源,基金會提供參與的老師們專屬書箱,裡面裝滿海洋主題的繪本教材,而書箱的原料則來自企業廢棄棧板回收製作而成。這個計畫同時也結合競賽,募集老師們的創意行動教案,嘗試在每個環節,貫徹珍愛環境的理想,讓孩子們從繪本的圖像開展想像,經由老師轉化的教案,將環保的想法,間接傳遞到家庭、社區,甚至到社會。
目前計畫所選用推廣的工具是坊間已發行的繪本,張紋祥設想著南部的資源要在地發揮,何不將這些年累積的經驗,轉化為屬於台灣南部環境特色的繪本?訪談時他也預告,基金會正在為下一個五年的海洋教育做準備,籌劃以潟湖、海港、洋流為主題的繪本,讓親子共同透過閱讀,更真實的與日常生活環境產生連結。
建立企業志工制度,鼓勵回饋社會
對外連結藝文專業領域進行合作計畫的同時,基金會不忘思考如何將藝文帶進企業內部。基金會與高雄的藝文場館合作,定期推介給員工優質藝文資訊,也在疫情期間,加碼支持具有潛力的高雄在地團隊,邀請團隊到企業內部舉辦藝文沙龍。疫情漸趨和緩後,結合內部職工福利,設計藝文購票補助的機制,鼓勵全體員工在工作之餘,帶著親友走進藝文場館。
這樣的想法呼應著瑞儀光電董事長王本然創立基金會的初衷,他希望基金會舉辦的活動能讓瑞儀員工們參與、擔任志工,甚至還可以帶著家人一起投入。透過多元的生活體驗,員工接觸不同領域的人,擴展視野,回饋到工作領域。
企業志工投入偏鄉程式教育營隊,帶領孩子們體驗程式設計與自走車。
制度上,基金會依衛福部《志願服務法》,向高雄市社會局取得正式運用單位資格,這意味著瑞儀的志工服務時數是受到政府認可。有企業的全然支持,在基金會的多項公益活動,可以看到瑞儀的員工在工作之餘投入志工服務,包括:接受程式教育培訓,不畏路途遙遠投入偏鄉的營隊教學童寫程式;為了改良皮影戲燈具奔波各地進行田調;辦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族群(ADHD)的專屬活動與獎學金;又或者是例行性的捐血、公益路跑的服務等等。在員工與志工身分轉換之間,瑞儀人的生活中多了調劑,也因不同的任務以專長回饋社會,豐富了自我人生經歷。
高度參與,以企業思維推展基金會
瑞儀教育基金會從成立以來短短不到八年的期間,實踐了多項不同規模的計畫,其中單純以金錢贊助的情況較少,反而更傾向主動參與計畫的合作模式。乍看計畫與計畫之間各自獨立,但在推動活動的交互影響之下,逐漸形成一股獨特的企業文化,而這背後也蘊含著多年來的企業管理思維。
基金會的營運延續母企業的管理、創新研發精神,迄今所推動的重要計畫,不假手他人,完全由同仁尋找命題,從發想計畫到提案,經過內部反覆討論、激辯,再由董事會的認可才拍板定案。為此,基金會落實每月定期的追蹤、會報、設立目標,逐步修正建立獨特的工作流程,以產出符合瑞儀光電企業需求的藝企合作方案及公益活動。
瑞儀教育基金會自我提醒著「營運目的不在宣傳企業的形象」,而是在實質投入計畫的合作過程中,開發多樣的可能性,讓更多人來共同關心弱勢、偏鄉學童,重視環境,支持在地藝文團隊逐漸茁壯、感受到接觸藝文的美好。
由左至右為:黃雨婷(永續發展課高級管理師/基金會專員)、張紋祥(行政中心資深副總/基金會執行長)、謝至傑 (總務環安處處長/基金會專案經理)、魏祿諺 (永續發展課主任管理師/基金會專員)。 (攝影/吳玗倩)
新聞來源:https://anb.ncafroc.org.tw/case_detail?id=8a8082858e65b0cb018e746a11af0003